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會議指出,“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要實施重點行業領域減污降碳行動,工業領域要推進綠色制造,建筑領域要提升節能標準,交通領域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要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抓緊部署低碳前沿技術研究,加快推廣應用減污降碳技術,建立完善綠色低碳技術評估、交易體系和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要提升生態碳匯能力,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有效發揮森林、草原、濕地、海洋、土壤、凍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
那么,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環保產業將有哪些新機遇、新挑戰?
長期來看,碳排放量將是衡量一個產業綠色發展水平的重要評價標尺,企業的技術路線選擇、管理水平等方面必須遵循正確的價值方向,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持續優勢。同時,碳減排納入環境監管后,很可能對環保企業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環保企業一方面不要對當前減碳收益有過高期待,同時也要未雨綢繆,積極研究,盡早對未來行業可能帶來的變化有所布局。
1、沼氣市場空間潛力巨大
目前與有機廢棄物緊密相關的填埋氣發電和沼氣發電等,都是對沼氣的利用。早在2013年四川省引入了《京都議定書》下的cdm機制開展農村沼氣碳交易。如果年產沼氣20億立方米,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00萬噸。沼氣的主要成分甲烷本身是溫室氣體,可以折算成二十多倍的二氧化碳當量,另外,沼氣發電不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節省能源,這部分也可以計入碳減排當量。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此前表示,目前我國每年40億立方米畜禽糞便需要處理,產生沼氣潛力最少400億立方米~1000億立方米;垃圾分類后的廚余垃圾處理,以每人產生0.4kg廚余垃圾計算,產生沼氣0.2立方米,全國每年可產生1000億立方米沼氣。未來沼氣市場空間潛力巨大。
2、環保企業應把降碳作為未來長期發展方向
據統計,我國2014年污水處理廠電耗占全國總電耗的0.26%,算上工業廢水處理和污泥處理,所占比例將超過2%。另外,污水處理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和藥劑,間接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處理過程本身也會直接排放溫室氣體。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污水處理等水處理行業碳排放量大約占全球碳排放量2%左右。傳統污水處理模式本質是以能耗換水質,水質改善的同時會消耗大量電能,間接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會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為了減少碳排放,降低污水處理能耗和物耗是行業升級的必然目標。未來當環保企業判斷環境技術路線和企業內部管理方式是否是可持續的最優解時,就不會單純地以消除污染物的效果或是否節約成本來衡量,而是必須考慮低碳的因素。
3、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環保產業將更加注重服務性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環保產業將有新趨勢,環保企業可以在環保設施的低碳運行方面對低碳事業有所貢獻。在商業模式上,將從過去以投資、建設為主的末端治理,轉向注重績效考核的運維服務。過去環保產業尚偏向于具有工程特色的末端治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提出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確立等,行業未來必將向高質量精益運營服務的發展模式轉變,長期來看存量市場依然存在比較大的空間,這是機遇也是挑戰。所以以投建為主的環境污染治理市場行為將逐步退出,環保產業進而轉向以運維服務、提質增效為主的存量時代。
4、更多金融資源將向綠色發展領域傾斜
2月9日 國新辦綠色金融有關情況吹風會
2月9日,國新辦舉行綠色金融有關情況吹風會,央行表示將重點聚焦氣候變化、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三大領域,通過發展綠色信貸和綠色直接融資,統一綠色債券標準,發展綠色保險,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產業企業上市融資等諸多方式,大力發展綠色金融,不斷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
5、環保企業的機遇
為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我國將全面加速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生態環境保護也將進入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新階段,生態環保產業也將迎來新的風口,如何抓住機遇搶占業務先機成為業務超車的關鍵點。
世環會【國際環保展】將與6月2-4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展會以技術為核心,15萬平規模匯聚1500家展商,現場展示超臨界水氧化危廢處置技術、協同超凈化水土共治技術、“三廢”一體化凈化技術、污水總氮提標技術、污泥干化減量技術、污染源監測技術等環保前沿技術,結合線上技術展示廳打造環保產業鏈生態閉環,提供切實高效的合作商機,助力低碳減排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環保任重道遠。環保企業在機遇與挑戰面前應轉變思想、抓住機遇、發揮專長,促進綠色低碳和生態環保的深度融合,助推可持續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