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2022年冬殘奧會在國家體育場落下帷幕。至此,生態環境部門順利完成空氣質量保障任務。
據生態環境部公開數據顯示,2月4日至20日(冬奧會)、3月4日至13日(冬殘奧會)期間,北京、張家口市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36微克/立方米和22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56.1%和50%。同時,冬奧會期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90%以上。
喜聞樂見的“冬奧藍”,當然也不會僅僅是“冬奧”藍。
近年來,從煙花爆竹禁燃、火電機組和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白色煙羽”治理、vocs治理,到揚塵管控、秸稈露天焚燒監管、移動源污染治理、秋冬供暖清潔改造、清潔灶具以及清潔煤炭推廣、新能源電熱規模擴張等等行動均取得了良好成效。
讓“中國藍”常在,讓“綠水青山”常在,總有一些“綠色情懷”推著我們一起向未來。
喚醒兩會記憶,關注新污染物治理
與往年一樣,全國兩會的環保“好聲音”依然擲地有聲。提案涉及的方面很多,涵蓋了水處理、氣處理、固廢處理、土壤污染治理、噪聲控制、生態修復、碳中和等各個領域的熱點,以及容易被忽視的領域。
結合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新污染物治理”,以及兩會上多位代表帶來的關于開展新污染物防治的提案——“建立和完善新型污染物管控的各類標準體系”、“對新污染物實施全過程環境風險管控”、“開展微塑料、ppcps、典型edcs、全氟化合物等缺少基礎數據的新污染物的生產使用狀況調查、監測和來源解析”……近期社會各界對于“新污染物”的關注度有了顯著提升。
新的挑戰來襲,還有多少謎題待解
也許不少人看到這個標簽的時候還并不理解,什么是“新污染物”。據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國際國內尚無關于新污染物的權威定義,簡單理解其有2大特點:①新,可能是最近被發現的,也可能是最近被關注的;②環境風險大,需要補充的是,還沒有納入管理或者管控措施不足以進行有效風險管控。
符合以上2個特點的被稱為“新污染物”,“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生產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且新污染物具有高度風險隱蔽性、環境持久性、治理復雜性等特點,來源廣泛。這也是新污染物迅速被廣泛、高度關注的原因,不僅是政府工作報告和兩會代表提起了,今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也強調要強化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實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
去年10月,生態環境部還發布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同一時期發布了增補《中國現有化學物質名錄》(2021年第2批 總第5批)的公告,今年3月更新了《中國現有化學物質名錄》,新納入18種符合要求的已登記新化學物質,可謂動作頻頻。
針對新污染物的治理,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余剛曾公開表示,應篩查確定優先控制的新污染物名錄,查找污染源及高風險區域,在此基礎上進行源頭的有效管控,同步升級改造末端污染治理設施。縱觀生態環境部對新污染物治理的工作規劃,首批《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也就不遠了。
當然,鑒于“無論在國際上還是國內,目前新污染物的治理均處于起步階段”,可見未來將遇到的挑戰絕不簡單。
破開重重迷霧,與你我同行
面對快速變化的治污形勢,愈發嚴謹科學的治污態度,逐步提升的治污管理水平,漸趨規范化的治污環境,新的期待和新的門檻并存,為節能環保產業的未來增添了更多未知的可能。求索、“碳”底、知行,專注打造節能減排與低碳環保世界環境博覽會平臺的世環會【工業節能與環保展】又要來引航啦!
6月8日至10日,2022上海國際環保展將于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再次拉開帷幕,17萬平米的展示空間將匯聚2,000多家環境企業、70,000名來自化工、制藥、食品、電子、市政等38個終端領域的專業觀眾,更有50+高端論壇輪番上陣,千人工程項目采購商年會暨供需配對會全新上線,引爆期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