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騰環保網訊】海洋保護不力,以生態修復之名違規挖湖造景,違規取水問題突出,鹽湖資源開發無序擴張……12月1日,生態環境部公開通報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5個典型案例。
環保展記者發現,5個典型案例所涉問題均與“水”有關。那么,這些案例指出了哪些事關“水”的問題?為什么要重點關注這些問題,本文試圖梳理。
哪些問題依然存在?
日前,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啟動對福建、河南、海南、甘肅、青海5個省的督察進駐工作。第一批5個典型案例公開,問題聚焦在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
首先,“違規取用水”“違規開采地下水”依然存在。
甘肅省張掖市地處河西走廊中部,位于黑河流域中游,長期以來干旱少雨,水資源短缺,人水、地水矛盾突出,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督察發現,張掖市大量人工水面長期違規取水。其中,甘州、臨澤等區縣有30余處人工水面存在違法違規問題,水域總面積達6000余畝。
不僅如此,督察通報顯示,張掖市地下水超采治理不力。由于長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張掖市形成7個超采區,2020年以來,地下水位持續下降。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青海省。
柴達木盆地是我國主要的鹽湖資源富集區,分布有察爾汗、大柴旦、茶卡等33個鹽湖,生態安全地位重要。可以說,水資源是青海鹽湖產業發展的命脈所在。而柴達木盆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僅為83毫米,屬于極端干旱區。但督察組發現,一些企業不顧水資源剛性約束,違規取水用水;一些企業超規模或違規開采地下水。
其次,違規“挖湖造景”問題屢禁不止。
曝光的典型案例中,甘肅省和河南省均被點出了“挖湖造景”問題。
通報指出,2020年6月國家加強“挖湖造景”排查整治以來,甘肅省張掖市仍未批先建人工湖,水域面積上百畝。
河南省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以生態修復之名違規挖湖造景,未經許可違規取用黃河水25萬立方米,形成約450畝水面、9個人工島嶼的好陽河濕地公園。
最后,違規用海、違法填海等海洋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突出。
福建省、海南省被通報案例均涉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督察指出,福建省一些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置不力,違規用海問題依然存在。
此外,兩省均存在統籌海水養殖和生態環境保護不力問題。
督察發現,福建禁養區和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仍有上千畝養殖池塘未清退,且大量養殖尾水通過溪流直排入海,對周邊海域水質產生較大影響。
海南省文昌市清瀾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內養殖塘清退緩慢;養殖尾水直接排入紅樹林,嚴重威脅區域紅樹林生境。
?
重視“水”說明什么?
人類逐水而居、依水而生、因水而興。人類文明始于江河,大江大河安瀾則澤被萬民,若其肆虐則洪水滔滔。故古人有云,五害之屬,水最為大。善治國者,必先治水。
?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對實現全要素國土空間治理和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指明了方向。“從山頂到海洋”,意味著要以入海河流為重點,統籌實施流域治理和海域治理。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重點關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貫徹落實情況;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中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等方面。
?
其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重大戰略,當仁不讓成為督察重點。
?
5省份中,河南、甘肅、青海3省均處于黃河流域流經省份。
?
在歷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中,黃河流域區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都是關注焦點。
?
例如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期間,督察組就指出,黃河濕地保護區三門峽段有多家企業無序開采、黃河濕地保護區洛陽等段違法采砂等問題,對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造成不小影響。
?
從流域到海域,本次督察5省份中,福建、海南為兩個沿海省份。中國環境報記者在督察啟動之際就曾分析,前兩輪督察已經先后發現涉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問題150多個。“看海”依然是本次督察的重要內容和重點關注領域之一。
?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強調“要像對待生命一樣關愛海洋”“下決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讓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推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在認識高度、改革力度、實踐深度上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
?
然而,不容忽視的現狀是——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得到根本緩解,海洋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等問題仍然突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亟待加強,與美麗中國建設目標要求和人民群眾對優美海洋生態環境的需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仍需在已有工作基礎上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持續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
?
綜上所述,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5個典型案例聚焦于黃河大保護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正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的必然要求。各省要以此次督察通報為警示,落實好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做好督察整改工作。
?
(文章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