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數據顯示,我國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達到了7.5萬億左右,5年時間上漲了3萬億。更令人驚嘆的是,機構預測2年內這個數據就能突破10萬億,3年內超過12萬億。
amazing!
節能環保行業正在以其陡坡式上揚曲線力證其經濟支柱型產業的地位,另一方面,節能環保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發展潛力的確受到了資本青睞。生態環境部明確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環境改善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
緊盯“保衛藍天”目標
3月中旬,一場突如其來的強沙塵天氣先后光顧了我國北方多個省市、自治區,中央氣象臺顯示,強度為“近10年來最強”,影響面積超過380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的40%。生態環境部也表示,這對我國環境空氣質量帶來了嚴重影響。
來自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的數據顯示,沙塵過境期間,我國北方多地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預計有17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在兩次強沙塵天氣影響下導致空氣質量超標702天。同時,這也將直接導致全年優良天數比例下降0.6個百分點左右。
至此,“保衛藍天”的話題再一次登上熱搜,前后幾天相關的環保個股更是受到了資本的格外“關愛”。
自我國打響藍天保衛戰以來,越來越多的“藍天”刷屏,實名認證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卓越成效,也喚起了更多人的環保意識,對天空的每一分“藍”都愈加重視。為了持續鞏固“十三五”治氣成果,在沒有“天幫忙”的環境下也能實現“呼吸自由”,“人努力”的奮斗將自“十四五”揭開嶄新的篇章。
關注“十四五”3大重點
縱觀目前強調的幾大治氣重點和難點,可以歸結出幾個大氣污染治理的偏重方向:
1、pm2.5和臭氧(o3)協同治理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解決了煙粉塵問題,90年代重點偏向了酸雨和二氧化硫,21世紀開篇二氧化氮占據了c位,“大氣十條”開始pm2.5開啟了霸屏模式,直到很多城市先一步發現了臭氧濃度直線上升,臭氧污染甚至超過pm2.5成為首要污染物。
進入“十四五”,pm2.5和o3協同減排的基調確定,同時vocs(揮發性有機物)以及nox(氮氧化物)協同減排成為工業廢氣治理、移動污染源治理的首要目標。
2、揚塵治理
眾所周知,空氣質量不佳也意味著環境中的懸浮顆粒物增多,而后者也是大氣污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顆粒物的管控牽涉到了揚塵污染治理,施工工地以及道路揚塵是標志性的兩大來源。
就施工工地而言,目前采取了嚴格的揚塵管控和監測措施,從要求實現5個100%,到現在增加到10個100%,基本保障了整個施工過程的全覆蓋。包括要求現場100%灑水清掃,進出車輛100%沖洗,揚塵在線自動監測設施100%安裝等,目前各地都在不斷強化各項措施。
3、低碳技術、零碳技術、負碳技術以及ccs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集與封存)
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曾公開表示,低碳技術、零碳技術和負碳技術都將成為中國未來二、三十年非常重要的技術。結合碳中和目標,涉及全行業的減排行動對相關技術的需求快速增長板上釘釘,這也會驅使業界在此基礎上進行工藝創新和優化,來滿足清潔生產的需求。
而ccs技術,目前國外相當一部分公司正在進行大規模推廣,并且商業化運作條件基本成熟。國內也有部分ccs項目,如華能上海石洞口第二電廠、中電投重慶合川雙槐電廠等。北京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張東曉曾表示,“ccs有望成為全世界減少碳排放份額最大的單項技術”。
助力實現“呼吸自由”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vocs污染來源廣泛,對廢氣排放主體的管控如何更有針對性?全國各地排查“黑煙”車,致力于淘汰黃標車,相關監測系統和檢測設備如何實現有效助力?智慧環保加速與物聯網、大數據、ai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結合,大氣治理的精準踩點還需要哪些功能加持?
除了時間能揭曉答案,2021世環會【國際環保展】或許也將為環保供需雙方帶來靈感。15萬+平米的展示規模,6萬+的專業觀眾,以及1600多家環保企業,上百場行業高端論壇,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分享行業資訊、前沿技術、解決方案,以及供需對接的橋梁。
藍天保衛戰正式拉開了“十四五”序幕,環保行業需要經受的考驗還遠未結束,“遮不住”的藍天是人們關于未來宜居環境的新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