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3月和1-3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總的來看,2021年一季度,我國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比例同比上升2.7個百分點,達83%,劣ⅴ類斷面比例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約2.1%。重點流域水質優良率也有所上升,且劣ⅴ類比例同步下降。
不過,3月重點湖(庫)水質優良比例有所下降,且一季度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也下降了2.5個百分點,除了pm2.5,pm10、o3(臭氧)、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均有所上升,其中pm10平均濃度上升幅度達13.6%。
尤其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一季度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3月同比下降32%;汾渭平原11個城市3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下降32.2%左右,一季度降幅約1.7%。
初步來看,北方地區受此前的強沙塵暴影響較大,空氣質量明顯與上一年同期數據拉開了差距。這也應了生態環境部一直在強調的概念,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容松懈,我們還需要腳踏實地鞏固污染治理成果,推動環境質量的根本轉變。
為此,2021年以來,環保相關政策仍然密集下發,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明確精細化管理方向。
半月驚喜4連,政策“禮包”不斷
4月15日,生態環境部就《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進綠色轉型實現積極發展。
4月13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編制領導小組會,聽取相關進展匯報和建議,部署下一步工作,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基本思路和目標任務。
4月8日,國家發改委印發《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明確提出要建設低碳綠色城市: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加快建設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完善醫療廢棄物和危險廢棄物處置設施,提升污水管網收集能力,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推進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協同控制,深入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
4月6日,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開發銀行印發《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共同推進生態環保重大工程項目融資的通知》,并簽署《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共同推進生態環保重大工程項目融資合作備忘錄》,其深意不言而喻。
4月份才剛剛過半,政策“福袋”就前腳跟后腳地掉落,這種刷屏模式一次次印證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不過,還有更多在路上
已知的即將到來的政策法規,還包括征求意見截至4月30日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修改稿)》;旨在遏制“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生產、使用的《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0年新增部分)》;為加強海水養殖污染生態環境監管工作起草的《關于加強海水養殖污染生態環境監管的意見》等。
另外,國家生態環境標準《鋼制乏燃料運輸容器制造通用技術要求》、《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制定技術指南》、《水質 浮游植物的測定 顯微鏡計數法》、《水質 7種苯氧羧酸類除草劑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環境空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罐采樣/氣相色譜-質譜法》等都將在修改完善后陸續發布,進一步規范環保工作。
近年來,我國在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支撐保障措施方面不遺余力。2019年,在生態環境部公報中就顯示,完成21項部門規章立改廢工作,制修訂96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向長江沿線有關城市派駐58個專家團隊進行駐點研究和技術指導,發布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等,力度可見一斑。
你需要走一步看百步的功力
面對愈加堅實的生態屏障,你看懂這些愈加嚴格和細致化的生態環保要求了嗎?環保政策和標準的重點提要,專家解讀,熱點探討,以及技術、產品和經驗的交流合作,正是2021世環會【國際環保展】想要帶給行業的。
6月2日至4日,展會同期將有上百場高端論壇進行各種主題的分享。如2021化工環保三廢治理前沿技術與工藝成果交流會,透析化工行業“十四五”環保政策;2021工業廢水處理與零排放技術研討會,圍繞《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指導意見》展開分享;村鎮污水處理實用技術研討會,解讀最新政策和成功案例等。
立于“十四五”開局之年的當口,綠色低碳發展命題延展開來的規劃和方案正是噴薄時。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2021年可是當之無愧的關鍵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