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的《重點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退役費用預提和管理辦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危險廢物填埋場退役后如何保障穩定運行、環境風險可控日益受到關注。
填埋是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的主要手段,對防止危險廢物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意義重大。近年來,隨著我國危險廢物產生量逐年增加,危險廢物填埋量也持續增長。2018年-2020年,危險廢物填埋經營單位數量從82家增長至148家,填埋量從835萬噸增長至1058萬噸,年均增幅近13%。
這意味著,對危險廢物填埋場建設的需求將持續增大。然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調研發現,我國危險廢物填埋場工程設計、建設和運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導致服役壽命偏短。而填埋場壽命到期后,污染屏障功能急劇下降,危險廢物毒害組分的滲漏風險驟增,由此導致的長期環境風險不容忽視。
對此,應未雨綢繆制定對策,完善危險廢物填埋全壽命周期風險防控制度,提升填埋技術水平,防控長期環境風險。
填埋場整體壽命預期偏短,到期后環境風險驟增
填埋場壽命是指填埋場從建成至喪失污染阻隔能力所需要的時間,等同于防滲材料hdpe膜的使用壽命。國外研究表明,在危險廢物填埋場復雜環境和高強度應力應變條件下,hdpe膜使用壽命約為50年-100年,壽命有限。另一方面,危險廢物所含危害組分以重金屬等為主,極難降解、危害特性長期存在。因此,填埋場壽命一旦到期,hdpe膜、粘土等工程防滲材料加速劣化,危害組分泄漏風險大增,將對周邊土壤和地下水環境構成長期重大威脅。
2019年,生態環境部修訂發布的《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2019)(以下簡稱《填埋標準》),不僅完善了填埋場設計、施工與質量保證以及廢物入場要求,還首次提出了設計壽命期的概念以及退役后廢物二次處置等要求,防范填埋全壽命周期環境風險。同期,生態環境部先后組織開展全國危險廢物專項治理、全國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等,以填埋場等危險廢物處置設施為重點開展系統排查整治,消除了一大批環境安全隱患。
盡管如此,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通過長期調研發現,我國填埋場壽命預期仍總體偏短。一是由于工程質量差,體質先天嚴重不足。部分填埋場選用再生劣質hdpe膜,易破損易老化,加之鋪設安裝過程不規范,缺乏工程質量控制和保障措施,hdpe膜破損問題嚴重,平均漏洞密度高達28個/萬平方米。二是由于運行管理水平低,帶病投運老化快。部分填埋場滲濾液控制不到位,滲濾液產生量大、濃度高、組分復雜;部分填埋場未經預處理直接填埋與hdpe膜不相容的反應性廢物(鋁灰)、力學穩定性差的廢鹽,加速hdpe膜等工程材料老化。
此外,部分填埋場存在選址缺陷,壽命到期后環境風險高。如貴州、云南等地部分填埋場地存在泉眼或裂隙等快滲優先通道;江蘇、浙江等沿海省份部分填埋場庫底高程低于地下水位,或者毗鄰海域、河流等敏感目標。一旦填埋場人工防滲屏障失效后,高濃度有毒有害滲濾液滲漏后將直接進入周邊土壤和水體,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后果。除直接風險外,填埋場壽命到期后還面臨已填廢物的二次處置,突增的處置需求將打破當前危險廢物需求與處置供需平衡,造成局部處置能力短缺。
在役設施壽命底數不清、退役風險防范制度不健全
事實上,摸清現役填埋設施的壽命底數,識別壽命到期或即將到期的填埋場,有助于制定針對性的風險防控和應急方案,防控壽命到期后的環境風險。但相關企業極少自主開展填埋場剩余壽命評估,國家層面也未組織開展系統全面的排查評估,尚未掌握在役的近150家經營性填埋設施以及數量更多的企業自建填埋設施的壽命特征。
同時,相關行業企業對危險廢物填埋的長期環境風險和使用壽命缺乏認識,廢物一填了之,填埋長期風險控制技術研發投入很少,壽命到期后的風險預防和應急管控科技支撐不足。比如,危險廢物填埋設施壽命預測研究較少,預測方法尚不健全,難以據此有效指導風險管控;延壽設計和基于壽命的設計優化研究較少,這也間接導致工程領域設計能力不足,工程建設質量差,設計壽命嚴重偏短。
另外,早在2004年,《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就提出重點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退役后污染防治及退役基金預提留制度,確定了填埋場全壽命風險防控的法定依據,但配套實施細則長期缺失,相關制度未能貫徹實施;2020年,新《固廢法》發布,進一步強化了相關要求。
為落實新《固廢法》要求,《重點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退役費用預提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初步明確了填埋場維護期(封場后30年)主體責任,但尚缺少壽命到期后廢物二次處置費用、污染場地修復費用等核算依據及管理方法,國家或地方政府可能需為此承擔兜底責任風險。
如何防范在役設施風險,保障危險廢物填埋長期環境安全?
對此,建議應從如下三方面著手發力。
一是減量延壽,強化風險源頭管控。落實《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實施方案》有關要求,通過嚴格清潔生產審批控制危險廢物產生,嚴格填埋場建設項目審批和填埋場入場有機質含量控制等減少可焚燒減量的危險廢物直接填埋,源頭減少危險廢物填埋量;制定危險廢物填埋配套的工程建設、設計、運行管理等規范性文件,強化監督指導,推動填埋場高水平專業化設計、建設和運行,避免工程質量差導致的帶病投產,投產后運行不善導致的加速劣化,延長填埋場壽命。
二是多措并舉,防范在役設施風險。一要開展全面排查評估,識別壽命到期或即將到期、環境隱患大的填埋場,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關停一批,提質改造一批,消除環境污染風險隱患。二要建立壽命到期后填埋廢物應急管控與場地修復制度,提升應急處置能力。三要進一步完善退役預提留及環境責任險制度,特別針對壽命到期或即將到期環境風險大的填埋場,不僅應保障長期維護管理費,還應重點保障壽命到期后的廢物二次處置和污染場地修復費用,防范政府為此兜底買單造成的國家財產損失風險。
三是科技助力,支撐全壽命無害化。加強危險廢物填埋全過程可追溯、風險智能研判等智慧填埋技術研發與應用,助力提升填埋行業專業化、現代化水平。加強填埋場延壽相關研究,包括耐老化防滲材料開發和結構設計,支撐危險廢物填埋場長期安全服役。加強設計壽命和剩余壽命精準預測技術研發,支撐實現壽命到期填埋場的早期識別,防控壽命到期后泄漏環境風險。加強退役填埋場危險廢物低影響挖掘和高效利用技術研發,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來源:46危廢
2022世環會將于6月8-10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拉開帷幕。本屆展會展示面積將達17萬平米,匯聚超2,000家品牌展商。展示范圍涵蓋綜合治理、水、大氣、智慧環保、環境監測、資源再生、土壤、噪聲8大環境污染治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