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央地大批進軍環保行業,地方組建環保艦隊,民企主動擁抱國資,這些都表明環保行業已經變了。那么對于中小型民企來說,如何找到自己的出路?
也許你聽過地方環保集團成立、市級環保集團成立、縣級環保集團成立、水務集團成立,這些集團的成立都在傳遞一個信號,那就是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但當地方環保集團開始聯手央企的時候,事情就不簡單了,在它們強強聯合之下真的沒得玩了。
01 地方環保集團+央企,強強聯合成了新打法?
3月31日,山東省環保發展集團與中鐵建工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此次簽約不僅是強強聯手,也是央地深度合作的體現。山東省環保發展集團作為省屬大型國有企業,是山東省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領軍企業,與中鐵建工集團未來的發展方向高度契合。同時雙方將在生態環??偛拷洕h境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循環、環保產業運維等領域共同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2月9日,陜西環保集團與中建一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全面合作,持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共同推動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雙方圍繞“環保+建筑”這一主題,在水環境處理、生態修復、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環保產業投融資等領域創新合作模式,推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落地。
1月10日,陜西環保集團與中建五局西北公司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將建立長效溝通協調機制,加強交流對接,加快項目落地,促進合作順利推進,全力打造央地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新典范。
可以看出,各地環保集團在加快合作的節奏,因為合作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雙贏的事。因為央企進軍環保市場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行業政策好、發展相對成熟、利潤率高、來錢穩,加之隸屬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而地方環保集團做環保的原因就更直接,整合資源、提高主業的核心競爭力、發揮國有資本的控制力、影響力、帶動力。因此他們的牽手合作是大勢所趨,同時也形成了新的競爭格局。
02 央地全面進軍環保行業,究竟誰才是“自己人”!
據統計,僅2021年以來全國就有廣東、黑龍江、四川、云南、湖北、山西、山東7個省份成立了自己的環保集團。組建地方環保集團已然成為當前環保行業的一個現象級趨勢。這些環保集團都擁有強大的政府背景,跨界環保開展的業務也從最初的環評咨詢,逐漸向污水處理、垃圾處置、土壤修復、大氣治理等環保全產業鏈布局。同時,這些地方環保集團在成立之初,都奔著這幾點來的:
1)與當地環保企業深度結合,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2)治理當地生態環境,給當地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
3)對省內現有環保產業資源進行整合,打造省級環保龍頭企業。
自十八大以來,央企就紛紛開始進軍環保產業,加快行業整合速度。它們具有較強資金實力、綜合能力和良好的信用背書,進軍環保市場的方式主要是組建水務公司和憑借自身優勢介入項目。不過他們進軍環保行業的原因卻大不相同,有的是建筑業向工程類環保企業轉型、有的是本身具有細分環保專業技術,有的是從相關領域轉入環保產業、有的則是為了完善自身產業鏈。
那么看似有著相同出發點的他們,誰才是能靠得住的“自己人”?
省級環保集團和央企雖然都承擔著有錢有資源的責任,但是相對于水務領域而言,省級環保集團似乎更像靠得住的“自己人“。從已成立的環保集團來看,成立后的主要一件事就是資源整合,形成國有資本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協同效應,加快補齊全省環?;A設施短板,實現省內環保資源有效統籌。但是央企進入環保行業,就像光大環境總裁王天義說的那樣,央企及其高層出身高貴,資源充沛,乍一進入環境產業,難免帶著俯視的眼光與心態。
不過,究竟誰能靠得住,誰能成為“自己人”,還要看跟大家是不是一條心。
03 多方資本圍堵之下,民企的出路在哪兒?
央地大批進軍環保行業,地方組建環保艦隊,民企主動擁抱國資,這些都表明環保行業已經變了。那么對于中小型民企來說,如何找到自己的出路?
盡管進入環保行業的跨界者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企業并沒有做好準備就跟風來了。然后就出現了兩個致命問題,一是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有沒有能力匹配資源到這上面來。因此對于民營企業來說,不僅要想清楚自己想干什么,還要知道如何去干。
據某環保民企老板表示,在這場浪潮中,我們基本不受影響,我們不做ppp,不搞大型工程建設,而是專注于環保細分領域,提供水處理技術和設備,做精做強,活得還不錯。
由此可見,對民營企業而言,首先要找準自己的定位,不能一味的跟風,而是要找到自己真正能干的事。其次就是提升自己的造血能力,保持活力創新,不斷提升自己核心技術,才能在這個生存局活下來。
結語
在這場持久戰中,誰能稱霸一方,誰能笑到最后,誰又有確切的說出答案呢?不過唯一能確定的是,要想走的遠就要看的比別人遠,變得比別人快。
來源:環保在線